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3年11月03日
第六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研讨会
最后一轮通知
各有关单位和专家:
为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拟定于2023年11月19-20日召开第六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全面展示近年来广大学者及从业人员在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与实践进展,深入探讨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进一步增进广大学者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在此,诚挚邀请和热忱欢迎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广大学者专家及从业人员莅临!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1月19日-20日(18日下午报到,20日下午离开)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世纪金源大饭店
二、会议主题
本次论坛将设主旨报告及“三水”统筹治理、地上地下协同治理、区域-流域-海域协同管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五个专题论坛。拟邀请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及长江、黄河等流域相关省份生态环境厅及其直属科研单位领导与专家,就流域精细化管理、黄河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与管理问题及最新进展做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水生态环境司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水循环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黄河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黄河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青海省环境规划和环保技术中心等。
四、日程安排
日期 | 时间与内容 | ||
11月18日 | 12:00-22:00 | 注册报到 | |
11月19日 | 08:30-09:00 | 论坛开幕式 | |
09:00-18:00 | 论坛主旨报告 | ||
11月20日 | 08:30-12:00 | 专题研讨 | 专题1: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 |
专题2:地上地下协同防治 | |||
专题3:区域-流域-海域协同控制与管理 | |||
专题4:美丽河湖保护建设理论与实践 | |||
专题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五、会议注册与参会回执
会议不收取注册费,参加会议须填写报名回执,参会回执请于11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lizh@caep.org.cn。
六、会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李中华、侯晓姝
电话:010-89658153;010-89658119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2023年11月3日
一、主旨报告(11月19日)
序号 |
时间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 |
上午 |
新一代生态友好的高效缓释肥料 助力流域水环境高质量发展 |
王 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2 |
上海苏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 |
徐祖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3 |
黄河流域寒区旱区生态修复与碳汇研究 |
冯 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 |
|
4 |
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战略思考 |
王 东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
|
5 |
下午 |
城市景观-水环境响应机制与调控方法 |
沈珍瑶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
6 |
流域水短缺风险的精细化评估与管理 |
毕 军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
|
7 |
渭河水污染综合控制与管理 |
金鹏康 西安交通大学水循环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 |
|
8 |
复杂环境系统:认识及模型模拟 |
李 翀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
|
9 |
流域潜流带结构与功能 |
马 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教授 |
|
10 |
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建设理论与技术 |
严登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
|
11 |
全球变化对黄河流域水循环及洪旱灾害的影响 |
汤秋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
|
12 |
四川省水生态环境评估与工作构想 |
罗 彬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
二、专题论坛(11月20日上午)
专题论坛1: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
召集人:侯精明(西安理工大学) 陈磊(北京师范大学) 张文静(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联系人:侯晓姝(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序号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 | 城市密集建成区的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探索——以厦门市筼筜湖为例 | 王家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
2 | 洪涝灾害快速模拟预报技术及应用 | 侯精明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西安理工大学教授 |
3 | “三水统筹”的流域水环境分区管控 技术与实践 |
汪自书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 |
4 | 地下水回补改变了面源污染的传输路径 | 陈 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5 | 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 韦大明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高级工程师 |
6 | 自然灾害级联影响与流域环境管理 | 马宗伟 南京大学⼁副教授 |
7 | “三水统筹”下多尺度水生态环境保护 战略研究 |
侯晓姝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副研究员 |
8 | 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评估及典型案例实践 | 彭硕佳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高级工程师 |
9 | 泾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 徐 沙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 |
专题论坛2:地上地下协同治理
召集人:李淼(清华大学) 陈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黄国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联系人:赵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序号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 | 城市水环境地表-地下协同构建研究 | 刘 翔 清华大学⼁教授 |
2 | 基于ParFlow的高分辨率区域地下水-地表水集成模型构建与数值模拟 | 杨晓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3 | 石化园区水-土治理与修复研究 | 秦 冰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
4 | 大数据驱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方法研究 | 黄国鑫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
5 | 跨介质大科学装置构建及复杂系统科学研究思考 | 李 淼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助理⼁ 研究员 |
6 | 在产企业地表源头管控与地下协同防治技术研究 | 周 睿 吉林大学⼁教授 |
7 | 京津冀地下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和清单构建 | 刘 颖 同济大学⼁教授 |
8 |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地下水局部均衡流速场计算方法 | 赵颖旺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 |
9 | 农业区面源污染与地下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 杨丽红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 |
专题论坛3:区域-流域-海域协同控制与管理
召集人:刘晓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姚瑞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黄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张涛(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序号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 | 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过程与管理 | 梁 婕 湖南大学⼁教授 |
2 | 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水生态演变 与保护对策 |
潘保柱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 |
3 | 考虑环境成本综合效益的流域多尺度最佳管理措施评价与筛选 | 吴 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
4 | 基于陆海统筹的总氮控制策略及总氮溯源技术 | 张克峰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
5 | 开展水生态产品总值(W-GEP)核算,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吴文俊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
6 |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美丽海湾建设 实践 |
李 方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 |
7 | 渤海氮磷比失衡与黄河磷输入的相关性 探究 |
盛彦清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 |
8 | 三水协同 水陆统筹—构建以水功能区为基础的水生态环境管理模式设想 | 张 涛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副研究员 |
9 | 突破面源污染防治的前端瓶颈—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分析 | 解 鑫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 |
10 | 基于入河排污口的流域排放管控 | 郭黎卿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高级工程师 |
专题论坛4: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践
召集人:徐敏(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孙宏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联系人:路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序号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 | 河湖幸福指数评价的探索和应用 | 渠晓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 |
2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进展 | 路 瑞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高级工程师 |
3 | 福建省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实践 | 石成春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4 | 山东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践 | 李 艺 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
5 | 破解流域总磷污染症结 践行黄柏河美丽河湖承诺 | 高 杰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
6 | 千岛湖保护治理经验做法 | 郑小龙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 |
7 | 桨声灯影秦淮河,时代治水新征程—南京秦淮河治理模式经验介绍 | 石 勇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
8 | 守护辽东水塔 建设美丽大伙房,协同推进水源地保护和区域绿色发展 | 曲明军 抚顺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
专题论坛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召集人:陈岩(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董欣(清华大学) 孙长顺(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吴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序号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 | 基于集成水权“准市场”交易的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曾维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2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进展、机遇与挑战 | 夏 瑞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所副所长⼁特聘教授 |
3 | 识别自然因素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探索——以溶解氧平衡机理研究为例 | 房怀阳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水生态环境中心主任⼁正高级 工程师 |
4 | 黄河流域小水电特征及减脱水河道生态系统与水文变动的响应机制 | 黄 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 工程师 |
5 | 青藏高原河流源区冰川消融对水环境的 影响 |
张强弓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研究员 |
6 | 基于水质目标的流域固定源排放管控研究 | 董 欣 清华大学环境系统分析教研所所长⼁副教授 |
7 | 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孙长顺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正高级工程师 |
8 | 强化流域生态保护引领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韩柯尧 黄河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总工⼁副研究员 |
9 | 黄河流域水生态监管与技术体系研究 | 吴 波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副研究员 |
10 | 基于空天地视测一体化技术的流域水环境预警调度平台 | 焦高超 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高级工程师 |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