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针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实现路径、技术创新和管理体系开展研究,提供管理决策支撑,服务于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的规划和评估工作。
  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实施路径的基础研究。开展支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不断优化的社会-经济-能源-排放-环境系统研究;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政策支撑。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度、标准体系研究;做好国家-省级-城市等不同行政单元碳排放的快速形势分析和绩效评估等相关工作;承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变化分会秘书处工作。
  通过对生态环境部、相关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决策提供支持,建立有特色的技术方法体系,形成能够全面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模型工具、技术方法、权威数据和品牌产品。
主  任:雷宇
执行主任:蔡博峰
部门秘书:谷依芸
电  话:+86-010-89658377
传  真:+86-010-89658377
成  员:陈潇君、王慧丽、曹丽斌、宋晓晖、庞凌云、金玲
     张泽宸、吕晨、张哲、张立、郭静
 
碳排放清单室
  承担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方法学研究,中国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库(CHRED)等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库建设,多尺度二氧化碳排放特征动态分析等工作。开展重点行业 / 领域排放趋势分析和跟踪研判,承担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和削减路径研究。
  科研产品和研究体系:CHRED数据库版本升级和年度更新;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碳情速报技术体系(CCW);季度、年度《中国碳情速报研究》(分省、分 重点行业 / 领域);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报告等。
达峰中和-能源模拟室
  承担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汇模型研究,围绕国家和地方“双碳”需求,建设和完善碳排放控制路径模型分析工具;开展碳排放情景模型的延伸和拓展研究,逐步构建宏观经济-社会-能源-排放-影响以及成本等综合模型,建立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 大气环境等领域的综合评估分析能力。
  科研产品和研究工具:更新和迭代支撑国家和地方碳达峰碳中和排放路径模型,发布 CAEP-CP模型结果和路径分析方法,逐步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宏观环境-经济-能源模型。
低碳发展政策研究室
  承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碳市场和碳税等经济政策的研究工作;研究气候变化应对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融合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手段;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和政策;研究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的政策制度体系。
  决策支持产出和科研产品: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文件制定支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技术方案、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管理政策工具、碳排放总量控制技术体系、CCUS 年度评估报告等。
区域与行业碳中和规划室
  承担国家、地方、行业/领域、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战略研究;承担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分解方法研究;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的规划技术方法,为地方、行业、企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咨询和规划技术支撑。
  决策支持产出:完善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编制技术方法和评估方法等;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排放路径规划;地方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国家、省、城市、园区、行业层面减污降碳协同路径与政策研究等。
区域与行业碳中和规划室
  承担国家、地方、行业/领域、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战略研究;承担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分解方法研究;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的规划技术方法,为地方、行业、企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咨询和规划技术支撑。
主要项目
  生态环境部决策支撑
  1.应对气候变化管理
2.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管理支撑
3.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4.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与能源环境政策研究
  科研开发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
1.基于减排效果和成本分析的重点工业行业减污降碳路径研究
2.京津冀区域减污降碳协同路径优化方案及技术示范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碳达峰、碳中和区域协同路径优化研究
4.基于排放情景-空气质量模型的中国城市“双达”评估方法研究
5.面向碳中和的环境协同治理研究
6.面向碳中和的产业脱碳机制与转型路径仿真研究
7.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及应用研究
中国工程院项目
8.江西碳达峰与碳中和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
9.山西省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研究
10.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及其实施政策研究
11.重点区域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问题研究
其他科研项目
12.双碳目标下我国货运需求变化以及对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的研究
13.HFCs削减纳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整体布局的策略研究
14.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散煤污染特征及控制政策研究
1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货运推进政策研究
16.中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治理体系与应用研究
17.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政策创新及技术方法研究
  咨询服务
  1.浙江省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示范区研究
2.福建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
3.南平市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
4.武夷山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
5.西藏自治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6.海阳市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
7.中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研究
8.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动力环境规划
9.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碳达峰发展规划研究》
10.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温室气体与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衔接技术服务
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分类栏目
最新图文
文章搜索

Copyright © 2005-2024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323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