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环境保护部介绍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有关情况
中国环境报记者王昆婷北京报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8日在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会上介绍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答记者问实录见今日中国环境报二版)。
赵英民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3.6%,酸雨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峰值的30%左右降至7.6%,全国19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比例提高至66%,劣Ⅴ类比例下降至9.7%。但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艰巨、繁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有关法律要求,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编制了《规划》。
赵英民介绍,《规划》分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和“十三五”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部分内容。《规划》确定,“十三五”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追求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全力打好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攻坚战和持久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基本原则是,坚持绿色发展、标本兼治;质量核心、系统施治;空间管控、分类防治;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履职尽责、社会共治。
赵英民表示,《规划》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体现和具体化“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部署与要求;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部署“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工作;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综合治理,协同推进工业达标排放、治污减排和风险防范。环境保护部将对《规划》重点任务措施进行分工,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推动重大改革政策落地,并将分别在2018年、2020年底对《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确保完成《规划》确立的主要指标。
赵英民回答了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
《规划》基本原则是“五个坚持”
坚持绿色发展,标本兼治;坚持质量核心,系统施治;坚持空间管控,分类防治;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坚持履职尽责,社会共治。
《规划》的五个特点
一是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体现和具体化“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部署与要求。
二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部署“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工作。
三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四是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五是强化综合治理,协同推进工业达标排放、治污减排和风险防范。
围绕《规划》实施开展五项工作
一是宣传《规划》。开展宣传解读、答疑解惑,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说清楚,讲明白,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是明确任务和分工。明确部门责任,将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地,统筹部门协同推进《规划》实施。
三是落实重大工程和改革措施。建立项目库,强化项目推进机制,积极推动重大改革政策尽快落地。
四是大力推进社会共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畅通公众监督渠道,积极组织广大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规划》的实施。
五是开展评估考核。2018年底进行中期评估,2020年底进行终期考核。
来源:中国环境报
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