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苏浙沪拟开展排污权有偿分配交易
2008-01-04 汤浩 高杰
近日,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聚集一起,举行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座谈会,就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座谈会就搭建长三角环境合作共赢平台取得共识,确定围绕提高长三角的环境竞争力,在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政策、推动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健全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区域环境应急和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加强合作。
制定环境合作计划推动区域发展。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成本透支,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加强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动区域科学、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前不久,在杭州市举行的第一次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提出推进区域共同发展要重点抓好交通、科技、能源、环境四大合作平台建设,并明确由江苏省负责环境合作平台建设的牵头协调工作。江苏省在充分征求上海市、浙江省环保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合作平台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了平台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重点、时序进度等内容,为平台的顺利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围绕环境竞争力加强多方面合作。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合作平台建设,重点围绕提高长三角的环境竞争力,将在诸多方面加强合作。在饮用水源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管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强环境立法合作,推进环境保护的法治化进程。制订更加严格、相对统一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主要污染物排放和排污收费标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出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税、金融、贸易、保险等经济政策,重点构建环境价格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环境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在长三角地区共同开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分配和交易试点,培育成熟有序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在推动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即将出台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共同实施一批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清淤、围网养殖清理等重点治污工程,切实加强漕桥河、太浦河、吴淞江、江南运河、东笤溪等太湖主要出入湖和跨界河流的综合整治,促进太湖水质的根本好转。联合编制和实施《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开展长江沿岸地区及杭州湾的污染综合治理,加强近岸海域的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促进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加快长三角地区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启动燃煤电厂的脱氮、脱硝改造工程,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优化区域火电布局,建议上海、苏南和杭嘉湖地区不再新建、扩建火电机组。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在长三角大中城市率先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此外,在强化区域危险废物与化学品监管、健全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区域环境应急与风险防范体系方面,两省一市都将加强合作,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