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0年10月26日
生态文明联播计划:大气污染防治与空气质量改善
主要内容:“十四五”是衔接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的大气环境管理需要指向新的目标,同时面临新的挑战。通过系统梳理我国2013年以来大气环境管理各项措施取得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分析目前全国和不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问题和差距,提出我国“十四五”期间大气环境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着力点主要方面。从推进中长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视角,提出“十四五”期间关于大气环境管理的定位和相关工作目标,并在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协同增效等方面,提出对“十四五”大气环境管理重点工作的建议。
主要作者:严刚,雷宇
宣讲对象:公众
宣讲题目:“十四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主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我国大气环境已呈现以PM2.5和臭氧为主的复合型污染特征,“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应将将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进臭氧污染防治工作。VOCs是形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因此,控制VOCs排放已成为“十四五”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通过系统分析我国VOCs排放的时空分布及来源构成,识别我国VOCs排放控制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物种,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分源项、全过程、差异化的防控技术路线和重点措施,提出“十四五”建立行之有效的VOCs综合管理体系对策建议。
主要作者:严刚,宁淼
宣讲对象:公众
宣讲题目:PM2.5达标约束下的全国及重点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主要内容:空气质量的好坏主要受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虽然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仍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空气质量的好坏受到环境容量的影响较大。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要达标,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是多少?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如何?针对上述问题,系统梳理大气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大气环境容量大小和时空分布特征,客观阐释了大气污染物与环境容量之间的量化关系,以加深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长期性与艰巨性的理解。
主要作者:薛文博
宣讲对象:公众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