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2年01月24日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从思想上固本培元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
领导干部家教严不严、家风正不正,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乎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大事。建设好家庭、培育好家风、维护好家教,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教家风,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范畴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加强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
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家风不正、治家不严常酿成家庭腐败悲剧
“周江勇和弟弟周健勇一个从政、一个经商,周江勇利用公权力为弟弟经商提供帮助。”在《零容忍》第五集《永远在路上》中,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周江勇和弟弟联手贪腐、搞“一家两制”引发关注。
除了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行方便”,或纵容默许亲属利用其影响力牟利的情形外,有的亲属同是领导干部,他们彼此照应、相互裹挟,把贪腐变成了家庭“经营”方式。比如,天津市东丽区原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白宝忠和他的妻子、东丽区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宋文华长期相互纵容,联手搞权钱交易,对抗组织审查。
“一人当官,全家多人涉案”在相关腐败案件里也多有出现,妻儿兄弟齐上阵,形成共同敛财链条。四川铁投原董事长郭勇因犯受贿罪近日获刑12年。郭勇带着弟弟、儿子一起贪腐,一边默许甚至帮助弟弟利用其职务影响为相关私营企业主介绍承揽工程,一边长期带儿子与私营企业主聚餐聚会,“支持”儿子以开健身房、开公司等名义收受企业老板近千万元“赞助费”。
无论是“一家两制”混淆政商关系,“官官相护”结成腐败同盟,还是“全家贪腐”齐上阵,本质都是将职权当特权、拿公权换私利,不仅自己在贪腐路上越走越远,还亲手将亲属拉进“利益共同体”,将家庭打造成“权钱交易所”,最终酿成同堂受审、同陷囹圄的家庭悲剧。
以公权私用的方式侵害国家和社会财富,对经济发展、政治生态、社会公平产生严重危害
一些领导干部企图带领家人“一荣俱荣”,结果一损俱损,不仅酿成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等同堂受审、同陷囹圄的亲情悲剧,还对经济发展、政治生态、社会公平产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顾家”是很多领导干部为贪腐找的借口。以“照顾家人”之名违法乱纪,看似温情脉脉,实则自欺欺人;基于补偿心态“护犊子”,给家属子女“开后门”,大搞封建社会“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其实是变相亲手加害整个家庭。
“我对家里管得也很少,特别是对我那孩子有愧疚心理,我就说要帮他一下,跟我一块出访的一个老板就主动提出来说给他10万加元,我当时还自欺欺人地跟儿子说,你将来还给他。”在国外参加儿子大学毕业典礼时,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让儿子张岩第一次收下了老板送的“生活费”,在走向社会的十字路口转向了不归路。
张岩回国后想做生意,张琦就介绍老板给他认识,本钱由老板提供。于是,张岩很快就习惯了倚仗父亲不劳而获,开始主动向老板索要,往返于中国、加拿大之间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由于张岩涉案金额巨大,中国向全球对其发布红色通缉令。
贪腐之欲导致家风不正,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张岩也耳濡目染,难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张琦在接受审查期间给张岩发了几十条微信,劝儿子回国自首,但张岩始终没回。“妻子也好,儿子也好,始作俑者都是我,管家治家的失败,也是失教。”张琦悔之晚矣。
严家教、正家风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纪法要求,必须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范畴,并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予以制度化。《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都有关于强化家风建设、注重家庭美德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则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的处分规定。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其中第三十二条提到,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当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形势任务以及家风家教等宣传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崇廉拒腐氛围。
组织监督推动是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保障。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家风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重要着力点,利用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坚决查处党员干部家风不正等问题,形成强有力震慑,并通过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旁听职务犯罪类庭审,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展览、家教家风展览等,深入开展家风教育,引导党员和领导干部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监督、职权和特权、原则和感情的关系,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