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0年08月28日
水专项课题突破工业源差别水价核算技术,为水价
政策改革提供支撑
我院承担的“十三五”水专项“流域水环境管理经济政策创新与系统集成课题”在工业源差别化水价定价技术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使得水价能更有效地发挥合理配置区域、行业水资源的作用。
该课题系统梳理了我国“十一五”以来的工业供水价格改革政策,发现当前工业供水价格并未有效体现区域水资源禀赋差异,水价在行业间差别也较小,从而影响其发挥在不同行业间合理配置水资源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难题,该课题建立了包含区域水资源压力、行业用水总量、行业用水效率等多个维度的工业源水价综合指标(如图1所示),研发了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工业源差别化水价定价技术。
图1 工业源差别水价核算技术整体流程示意图
基于优化的工业源差别化水价定价技术,课题结合区域供水成本等现状,分别对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15个城市)和南京市(6个区县)的工业水价进行了差别化优化设计(见图2、3)。研究发现,各地区各行业优化后的工业水价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例如苏州、南京、常州、嘉兴、武汉、成都等地钢铁行业优化后的工业水价约增长60.8%-179.8%;南京市电力、石油加工、钢铁、纺织、化纤等行业优化后的工业水价约增长105.2%-140.9%。特别是对水资源紧缺地区(如苏州市、南京市主城区等)、用水总量大(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以及用水效率低(如其他采矿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的行业,设置更高的水价,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引导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向节约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转变。
图2 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水价优化方案(水价增长前十地区-行业组合)
图3 南京市水价优化方案(水价增长前十地区-行业组合)
优化后的水价能有效体现区域水资源禀赋,调节不同行业主体用水行为,有效实现水资源在不同区域和行业间的合理配置。差别化工业水价制定技术,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不同区域的适用性较强,有利于未来工业源差别化水价改革的进一步推广。
。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