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2019年国家生态环境资产核算体系建立项目委托课题
公开选聘承担单位申请指南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2019年4月18日
为保证国家生态环境资产核算体系建立课题顺利实施,构建不同区域特征的水源涵养核算方法,以技术择优为主,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课题承担单位。根据课题总体实施安排,拟公开选聘承担单位的研究任务和具体要求如下所示:
一、课题研究任务与要求
课题名称:高寒地区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
课题目标: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框架体系,以生态系统服务的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为基础,利用高精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技术等,构建考虑冰川融雪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模拟流域重点水文断面的长序列径流过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流域水源涵养能力;通过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核算方法,估算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的价值量;选择青海和西藏典型高寒区县为试点开展核算,最终形成高寒地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与价值核算方法。
主要任务:(1)对水源涵养核算的不同方法体系进行综述研究,研发考虑冰川融雪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并采用自动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实现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下的水循环过程模拟;(2)对于无径流观测区,采用参数移植等方法,将有资料地区率定的参数移植到无径流观测区域,实现无资料地区水循环过程的模拟;(3)以青海省10个区县和西藏自治区所处流域为试点研究区,构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准确模拟重点水文断面的长序列径流过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流域水源涵养能力;(4)进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价值量核算。
考核要求:
(1)高寒地区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报告(含试点地区核算成果);
(2)高寒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核算技术手册。
经费安排:40万
二、申报条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业、行业协会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组织或机构。本次选聘不接受个人申请。联合申报单位必须提供课题实施的管理模式,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课题组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积累,从事相关规划、研究或开发、架构设计等五年以上,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或相当于高级的专业技术职称,无不良科研行为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
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负责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人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研究课题。课题申请人只能主持申报一项课题,若再申报本项目其他课题,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加一项课题。
三、申报程序
申请文件由课题申报书(格式及内容参见附件1)及附件等构成,附件包括(但不限于)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相关研究工作成果及其获奖情况、联合申请合作协议。课题申报书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课题负责人和联系人的电话信息,并加盖单位公章。申请文件一式5份,正本1份,副本4份,每份申请书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正本和副本不符时,以正本为准。
寄达申请文件的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30日17:00(以邮戳为准),并同时发送电子邮件,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国家生态环境资产核算体系建立项目委托课题申请文件”。
组织单位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将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的方案进行公开评审,按评审结果确定承担单位,选聘结果在网上公示。
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大羊坊10号北科创业大厦B704室
邮编:100012
联系人: 彭菲 杨小兰
联系电话:010-84947706-619
传真:010-84947786
电子邮箱:pengfei@caep.org.cn
四、课题管理和实施
评审结果公告将在2019年5月10日前发布。择优选定的课题协作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具体商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研究内容、阶段进度等要求,于评审结果公告后两周内前签订合同。相关研究初稿如果未特别指明,应以2019年11月30日前提交初稿,提交环境规划院进行审查,承担单位应根据审查结果,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完善。根据进度由环境规划院分别组织专家进行验收,2019年12月15日提交正式研究报告。
本次公开征集课题是国家财政预算项目,课题承担单位须专款专用,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执行,并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课题承担单位应广泛听取各方专家意见,加强实地调研与实践,注意与其他课题的衔接联系,切实保证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将分别指定专人负责不同项目的跟踪管理,研究期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可依据研究工作需要,要求承担单位作若干研究进展情况汇报。
附件1:
课题申报书编制提纲与格式要求
一、课题需求及关键问题分析
(一)课题需求分析
(二)关键问题分析
二、现有工作基础和优势
重点介绍与申报课题相关的,曾经承担或者参与的课题情况,以
及申报单位的工作优势等。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技术路线
(二)主要研究内容
需要与要求的研究内容进行呼应,提出较为详细的研究内容,体
现工作方法。
(三)关键技术、主要产出与考核指标
主要产出与考核指标应明确数量、完成时限及达到的标准。
四、组织实施方式
(一)课题组织实施机制
(二)课题牵头单位及课题负责人介绍
(三)建议的主要课题参与单位及任务分工(如没有联合申报单位,可不说明单位之间任务分工)
五、课题经费预算
说明:包括设备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
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在内的各项费用的测算依据和结果,及经费预算表。
六、相关附件
(一)课题申报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
(二)相关重大科研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三)联合申请合作协议;
(四)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