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0年07月13日
曹东、刘桂环和徐敏研究员
受聘担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批首席专家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学术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我院学科体系和科研团队建设,推动科研和决策支撑工作高水平发展,我院出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专家聘用管理办法》。根据各部门实际需求,我院第一批首席专家聘用工作在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研究所、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技术中心三个部门进行。经院学术委员会评审和审核、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院党委会研究确定、全院公示,最终确定聘请曹东研究员、刘桂环研究员、徐敏研究员三位专家为我院第一批首席专家。

2020年7月13日,我院举行第一批首席专家聘任仪式。仪式由王金南院长主持并宣读聘任文件。院党委书记陆军、院长王金南为首席专家发放聘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仪式。
院长王金南同志向首席专家表示祝贺,并希望首席专家要继续发扬顽强拼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发挥个人专长,加强学科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带领研究团队多出思想、多出精品;要悉心培养年轻人,从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等方面给予指导,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建立建强我院学术团队。
党委书记陆军同志表示,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我院科研建设的又一新的里程碑。首席专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担起科研重任,真正成为部、院发展的智囊团,推动专业建设的领头雁,促进科研能力提升的加速机,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推进院首席专家和首席科学家聘用工作,持续关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不断建立健全院人才队伍管理制度,带动全院上下形成更为浓厚的“风清气正、争先创优、实干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以坚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和高水平的决策技术支撑,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附:三位院首席专家简介
曹东,男,硕士,研究员,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技术中心。2001年入院工作,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和环境管理研究。曾担任院战略规划部副主任、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和院总工办主任。在环境经济综合预测与模拟、环境计量分析、环境经济核算、环境绩效评估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持完成若干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生态环境部重要课题的研究,参与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重要区域和行业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制订的多项规范、标准和技术指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四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四项,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著9部。
刘桂环,女,博士,研究员,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研究所。2005年入院工作,主要从事生态文明规划、制度及政策研究,尤以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见长,现为我院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主任。带领团队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系统推进生态补偿基础研究,持续跟踪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动态,与时俱进支撑国家生态补偿制度设计、技术方法及政策应用,开展生态补偿政策“前端—中端—后端”全过程研究,推动完善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与标准体系,把生态补偿的各关键环节串连成线,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补偿政策框架。主持编制多个地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规划。荣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6部。
徐敏,女,博士,研究员,水生态环境规划院研究所。2007年入院工作,主要从事水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涉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历程与美丽中国战略、重点流域规划、“水十条”、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系统深入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水污染防治思路及其阶段性特征,为新时期水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先后参与重点流域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及考核指标解释、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水十条”考核规定等规划编制、实施及相关技术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技术方法体系。参加省级以上的地方培训及国内外研讨会20多次,在水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7部,撰写重要环境决策参考及中国环境政策10余篇。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