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5年08月05日
“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系列展览在京隆重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与环境规划院等联合主办
  
  7月29日,“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系列展览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仙鹤厅举行“美丽中国·协作报告”开幕活动。来自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文联、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北京国际俱乐部的嘉宾及文艺界嘉宾、省市县地方政府与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美丽中国”建设案例代表、未来提案代表和中国美术学院等主办单位代表共同见证第三届“大地之歌·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开幕。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常勃,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单鑫,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等出席开幕式。我院副院长万军出席开幕活动并作报告。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高世名
  
  高世名副主席回溯美丽中国研究院合作时间最为悠久的伙伴——文旅部干部学院和生态环境部规划院,认为这几年一路走过来,大家在探讨的始终是全中国在中华大地上文化艺术参与和赋能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画卷。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通过多年调研实践,已探索出文化艺术参与社会进程的“有为路径”:文化艺术绝非锦上添花、风花雪月,它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实践引擎、是推动参与社会进程的有为之举。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界的精英们参与到美丽中国实践和行动环节之中,这种“艺术赋能”与“赋能艺术”的双向循环,恰恰是艺术对于新时代、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常勃、高世名、余旭红、单鑫、傅瀚霄、赵爽、黄健、王战萍、曲柏华、王茜为开幕式剪彩
  
  万军副院长在开幕活动报告中回顾了2022年以来我院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合作历程,介绍了双方在跨界论坛对话、联合调研、标准制定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与亮点。他表示,艺术赋予了科技手段温度,也激活了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下一步,双方将在构建“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指数”体系、打造“科艺融合”创新平台、推动美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等方面深化跨领域、跨部门协作,以科艺融合持续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共同书写“十五五”美丽中国新篇章。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万军发言
  
  开幕活动上,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美丽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秦昌波,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坚共同发布《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指数报告》。据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介绍,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指数的推出标志着“一库一图一数”框架的完整成形,为案例库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和数据基础。感知地图织就了生动的实践网络,而艺术实践指数将进一步对这些实践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的度量。
  
《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指数报告》发布
  
展览介绍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当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进入10周年倒计时,“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系列展览陆续在北京杭州两地展开。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美丽中国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国际俱乐部协办。
  本届展览以“星群”的形式,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层面联动举办,交相辉映,互联共生,通过艺术视角,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叙事。主展区北京国际俱乐部的“美丽中国年度报告”,以年度报告的形式,系统呈现美丽中国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围绕“美丽中国”战略开展的艺术实践探索和案例研究,展览同步推出“美丽中国感知地图”、展出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四年来的文献图书库。分展区:与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的“美丽中国学习中心”将展示文旅方向的一百个案例和美丽中国课程库,把展览变成案例展示与教学结合的现场;在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同步开启了聚焦生态治理与政策呈现的“美丽中国流动展席”;将于8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美丽中国艺术行动”,则呈现以艺术家的行动与实践为核心的特别专题展,探索艺术与生态文明实践之间深刻而多样的表达。
  四大展区互补成全景图谱,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体现个体、社区、地方、全国、现实与未来的层层联动。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5-2025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323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