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3年02月14日
环境规划院支持全国工商联首次出版发行
《中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报告》
 
  近日,《中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出版发行,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经济参考网、新浪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发布或转载。环境规划院作为《报告》技术支撑单位,自2019年起,已连续四年受全国工商联委托开展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课题研究,全面支撑《报告》问卷设计、数据分析、案例筛选、编写出版等工作。
  《报告》主要包括综合报告、专题研究、企业实践三个篇章,以全国10623家民营企业填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公开信息,梳理总结了2021年度中国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污染减排、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升级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和典型案例,系统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行动意愿,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政企一心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共推民营企业和园区绿色协同发展。近年来,全国工商联积极推动与生态环境部开展部际合作,及时反馈企业困难与政策诉求,共同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调查显示,约九成民营企业对“两个正面清单”政策推进企业绿色发展的认同度较高。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不断提高,有62.6%的民营企业入驻当地工业园区,受益于环境治理托管服务模式,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其中,有色、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民营企业入园比例更高,分别为83.3%、78.4%、71.9%。
  积极开展节能降碳行动落实“双碳”目标,重点地区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调查显示,约30%的民营工业企业编制过“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相关实施方案,53.5%的高耗能行业的民营企业设立了专门负责节能降碳相关职能部门并积极应用减碳技术,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民营工业企业节能降碳的主动性更高。通过对参与调查的民营企业开展绿色发展水平进步指数研究,结果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的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投入和实际成效明显改善,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在绿色发展的管理规划和制度安排、生产经营和实际效益、污染治理投入和实际成效方面更为显著。
  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和不断健全环境管理制度。面对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散发多发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民营经济彰显韧性、稳中有进,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绿色制造,尤其是高耗能行业民营企业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投入,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调查显示,近四成高耗能行业民营企业盈利能力和节能环保投入稳步提升,同比上升5%及以上,显现出民营企业在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积极实践。同时,民营工业企业基本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和风险管理制度,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有八成以上的民营企业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环境风险防控制度,为深化环境信息披露以及降低环境风险事故危害夯实了基础,展现出民营企业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意识,提升企业现代环境治理水平的责任担当。
  积极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乡村绿色发展。调查显示,95.0%的民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办公、生产和仓储场所制定了节能降耗措施;37.8%的企业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同比保持稳定和上升。民营钢铁企业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超低排放改造,超过40%的民营钢铁企业编制过“双碳”实施方案,约35%的企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及以上,20%左右的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同比下降5%及以上。民营企业还积极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国土绿化、生态治理和修复等,积极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约3成民营企业参与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作,西北地区工业企业和长三角地区非工业企业参与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类别和比例最高。
  《报告》还收录了17家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实践案例。系统介绍了新能源、新材料、钢铁、石化、有色、装备制造、畜牧、环保、医药等不同行业民营企业坚持将绿色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施科技驱动、源头减排战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行动,实现环境与生产效益双提升的做法和成效,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民营企业的有益借鉴。
  下一步,环境规划院将结合自身优势,继续支持全国工商联做好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调查研究,研判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形势,持续开展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评估,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5-2024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323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