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0年09月22日
专家学者分享“两山”转化观点与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9月13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浙江大学在“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主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实践会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等单位承办了此次会议。
我院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承办分论坛一:“两山”理念转化实践,共邀请了12位发言专家进行了报告交流。
论坛共分为三个主题。第一阶段主题为“两山”理念与政策制度研究,主持人为我院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副主任王倩。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作了“‘两山’理念下的环境规划”的报告,指出环境规划应把握守正与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对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需求,对更好的生态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杨武研究员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应包括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马国霞建议应通过标准统一生态价值、通过交易实现价值、通过规划优化价值、以及通过制度固化价值。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石敏俊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生态服务价值市场上得到显现和认可,潜在价值转化为显示价值的关键在于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瑜就浙江省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和实践做了详细介绍和经验分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庆丰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精准化评估体系,并提出了森林生态价值实现可通过生态效益补偿、生态GDP核算、生态权益交易、资源产权流转、碳汇交易等路径。
第二阶段主题是“两山”转化与地方实践,主持人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石敏俊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高级工程师刘煜杰认为推动“两山”转化应依靠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方模式变化。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晨野提到,目前海南已制修订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并出台多个地方特色绿色标准、稳步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在“两山”实践上,文昌市垃圾山已华丽变身为生态公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副主任王倩认为,县域是落实“两山”理念的最基本单元和基本载体,应基于县域进行“两山”转化,并介绍了县域“两山”转化模式分析方法,对衢州各县(市)的转化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王恒就四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转化模式进行了介绍,分享了九寨沟县全域旅游、邻水县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沐川县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等典型案例。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袁选军以兴山县为例,阐述了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治理、发展生态旅游为路径的“两山”转化通道。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总工程师章荣安就泰顺县“两山”转化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发表了演讲,坚持生态大搬迁与富民产业融合发展,已摸索出其独特的可持续的生态价值转化实现路径。

第三阶段为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发言专家与参会人员就生态价值定义、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生态价值评估标准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