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0年06月28日
西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取得阶段成果
2020年6月22日,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召开《西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阶段成果》(简称《阶段成果》)专家视频咨询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国土规划勘测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单位5名专家组成咨询专家组。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林草局相关处室代表,以及西藏红线评估调整技术组成员等约4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罗庆伍主持。
罗庆伍副厅长介绍了西藏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的组织形式、工作过程以及阶段性进展。我院许开鹏研究员代表技术组介绍了《阶段成果》。拉萨、昌都技术代表就对应地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过程和问题进行了介绍说明。与会专家认为:西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组织严密,区直部门和各地方配合积极,技术团队专业力量雄厚、实地工作扎实,各方进行了非常充分深入的沟通衔接,与划定工作有很好的延续性。《阶段成果》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相关技术要求,数据资料翔实,技术路线正确,工作过程严谨。全面分析了西藏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数据、边界一致性、应划尽划、矛盾冲突等情况;制定的评估调整规则合理,针对性提出了详细的分类矛盾冲突问题解决措施,阶段性优化方案破碎度减少,与基础地图数据拟合较好,符合西藏实际。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院士指出,西藏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需依据实际情况开展评估调整,实现与自然保护地的动态链接,并与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充分衔接;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与理念,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协调问题;建议明确数据提交规范及流程,提前谋划成果的归属及管理。同时表示,我院作为西藏红线评估调整技术牵头单位,将在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下,积极推进后续工作,将红线评估调整及严格管理工作做好、做实。
西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时间紧迫、工作量大、要求高,我院高度重视,联合多家技术优势单位,抽调技术骨干20余人赶赴西藏7地市开展现场对接,在拉萨集中办公14天,现场处理反馈意见5000余条,参会30余次,对接区直、地市、县区工作人员200余人。技术组成员倾力投入,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精神。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为西藏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了基础支撑,对维护西藏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后续我院将依据两部委工作要求,积极有效后续工作,有效助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建设美丽西藏贡献力量。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