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2年01月28日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
南水北调工程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以下简称水源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和水源区各省(市),编制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范围涉及河南、湖北、陕西3省10市、46县(市、区)和重庆市城口县、四川省万源市、甘肃省两当县的部分乡镇。
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十三五”以来,三省就始终把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整体合力,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五”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规划》作为指导水源区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修复相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各省进一步做好水源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等工作,不断提高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本底,作出指导部署。
战略地位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源区生态保护和水质改善,2006年以来,国务院连续批准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和“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对水源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水土保持等作出了统筹部署,提出了重点建设任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源区保护和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突出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守好一库碧水,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目标明确,分区管控针对性强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供水要求,水源区富营养化演变进程得到控制,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监测预警与应急能力满足调水长期安全运行要求,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根据不同区域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影响,《规划》将水源区划分为水源地安全保障区、水质影响控制区和水源涵养生态建设区三类地区,实施分区分类管控,推动建立流域空间管控体系,衔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建设等经济活动。
《规划》强调要强化流域精细化管理。在总体分区基础上,以7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为节点,按照流域自然水系特征,打破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以乡镇为边界,进一步细分划定69个控制单元。以断面—单元串联各级政府河长、湖长保护治理责任。对各优先控制单元明确个性化管控目标,确定单元内水质巩固、总氮控制、水土保持、风险防范等不同任务。对水质巩固类优先控制单元,制定“一区一策”水体达标方案,倒逼治理有力有效开展;对总氮控制类优先控制单元,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严控城镇生活污染物进入水体,并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污染物溯源治理;对水土流失治理类优先控制单元,以小流域为载体,综合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坡改梯、稳定坡面水系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对风险防范类优先控制单元,重点加强尾矿库、危险化学品储运等风险源管控,加强监测及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
“到2025年,水源区95%以上的自然村生活污水实现有效处理。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清单,重点推进优先控制单元、临河村庄黑臭水体整治,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在主要入库河流鼓励开展污染通量监测试点,厘清各行政辖区面源污染贡献和治理责任。”《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化水污染系统治理,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农业面源、工矿、城乡生活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全域系统治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打造洁净库区,建设清洁流域。
紧扣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目标任务,《规划》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采取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理念,充分衔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实施,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设山美水美、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源区生态体系。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对17个水土流失治理类优先控制单元实施高标准治理,推进林草植被建设、坡面及沟道防御设施建设,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有效保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到2025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75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55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面积820平方公里,其中,陕西省治理面积2295平方公里、湖北省治理面积740平方公里、河南省治理面积280平方公里、四川省和甘肃省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
此外,《规划》强调要强化水资源保护,大力推进工农业和生活领域节水,减少对河湖水等天然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循环使用和重复利用水平。推动水源区高质量发展,锻造绿色低碳发展长板,不断丰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中国环境)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