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5年07月09日
环境规划院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发布赤水河规划报告
  2025年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围绕“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多元协同治理”4个板块,共设置20个主题论坛。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重要合作伙伴,我院名誉院长王金南一行受邀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和高端对话,参加了“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和“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主题论坛,发布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报告,并作报告交流。
  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主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作题为“中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与创新”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生态保护补偿的四种典型形式,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最后,展望了未来我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发展的方向。同时,王金南院士在“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主题论坛上作“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主旨报告,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服务持续产生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量化生物多样性价值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依据,也是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的重要保障;提出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共享,强调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实践场景,通过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有效拓宽产业发展资金渠道,助力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壮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名誉院长王金南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主题论坛上作题为“中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与创新”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名誉院长王金南在“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主题论坛上作“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主旨报告
  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主题论坛上,我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发布了《赤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5-2030年)》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乐宽研究员介绍了《报告》主要内容。《报告》基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第二期)成果,按照保护与发展协同的原则准确把握赤水河流域存在问题,建立“水陆统筹+三水统筹+绿色发展”的目标指标体系,系统设计保护和发展重点任务,拓宽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旨在为有关部门和地方推进赤水河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借鉴。随后,我院EOD创新中心王志凯高级工程师参加了题为“流域生态补偿与金融机制创新”的圆桌对话,重点围绕EOD模式和流域生态基金两方面探讨了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路径,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引导茅台、习酒等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设立赤水河生态基金,搭建流域生态治理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乐宽研究员介绍《赤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5-2030年)》研究报告相关内容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EOD创新中心王志凯高级工程师受邀参加了题为“流域生态补偿与金融机制创新”的圆桌对话
  “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主题论坛由亚洲开发银行(ADB)、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联合主办,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水利厅承办,围绕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展开研讨,交流国内外实践和多元化保护机制,探索流域生态友好发展模式,对促进经验借鉴、健全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等相关研究,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持续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5-2025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323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