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0年08月02日
“十四五”我国重点流域将力争有水有鱼能游泳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0年7月31日
“十四五”我国重点流域将努力实现“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目标。
7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要求,“十四五”期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在水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注重“人水和谐”,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满足老百姓垂钓、游泳等亲水要求
翟青指出,在充分认识“十四五”流域规划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此次规划编制的复杂性与挑战性。
他表示,这次规划编制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更加注重生态要素,建立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规划指标体系,强调在目标设置上有所突破。“我们提出了‘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要求,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让断流的河流逐步恢复生态流量,生态功能遭到破坏的河湖逐步恢复水生动植物,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对老百姓身边的一些水体,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满足老百姓的景观、休闲、垂钓、游泳等亲水要求。”
另一方面,此次规划注重实地调研和“开门编规划”,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紧密结合,务求管用、好用、解决问题,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
“目前,‘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开。大家要明确一条基本原则,规划务必要确保‘管用、好用、解决问题’,规划编出来就是要用来指导工作的,决不能让规划只停留在纸面上,要充分学习借鉴试点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周密筹划、扎实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翟青说。
规划编不好相关地市和工作组均将受批评
为确保规划编制顺利开展以及工作质量,生态环境部派出工作组协助各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工作组由各流域局,会同技术单位、各省生态环境厅相关人员组成,其中环境规划院在每个工作组安排技术人员,及时指导解决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问题,全面了解情况。
翟青指出,工作组要做到地市全覆盖,下沉到地市,踏踏实实待在地方,与各地市一同调研、一同开展工作,直到地市规划编制完成。
另一方面,规划编制不单单是地市的事情,工作组对各地市规划编制工作负有监督指导责任,对规划编制质量同样负有责任。“工作组各成员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哪个地市规划编不好,不仅地市要受批评,工作组也要受批评。”翟青表示。
释疑:为何编制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翟青表示,此次规划突出河湖为统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水环境的好坏都体现在河湖上。一方面,是基于规划编制的根本目的。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是老百姓关注的重中之重,优美清澈的河流湖泊是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期盼。
另一方面,以河湖为统领,也是理顺工作模式,有效开展工作的需要。水生态环境治理千头万绪,问题纷繁复杂,但河湖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节点。抓住河湖,也就抓住了水生态环境治理的牛鼻子。以往的工作模式中,没有以河湖为统领,尽管有区域流域协同治理的要求,但在规划层面缺乏一条主线把上下游左右岸串联起来,没有系统进行规划设计。
翟青说,以往尽管强调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导向,却往往成为了项目导向,一说起规划就是要上项目。很多项目工程与环境目标联系的不是那么紧密,工程措施上马了,能不能解决问题、是不是最紧迫的、带来哪些环境效益、对改善当地河湖环境质量起到多大作用等,谁也说不清楚。
“我们这次以河湖为统领编制规划,就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各地的河湖和海湾经过一个五年规划,两个五年规划,最多三个五年规划,也就是到2035年,各个地市所有的河湖都建设成为美丽河湖,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翟青表示。
背景:前期在10个地市开展试点
今年4月9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该项规划编制率先在廊坊、四平、哈尔滨、湖州、东营、济宁、广州、重庆璧山区、铜川、渭南等10个地市开展试点。
试点期间,试点城市、各流域局、技术支撑单位的专家共派出600余人,分组下沉到一线开展调研,走遍每一条河,看全每一个湖。生态环境部表示,试点工作主要为规划编制全面铺开积累经验、探索道路。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