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3年11月08日
王金南院士出席第二届低碳城市发展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由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低碳城市发展论坛于2023年11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人民日报社《新安全》杂志社社长谭介辉、杭州市委常委兼副市长胥伟华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王金南出席并作题为“中国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与展望”主旨报告。

在报告中,王金南院士指出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碳排放活动毫无疑问地(unequivocally)造成了全球变暖,而为了减缓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控制变暖进程,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促进碳中和目标达成的关键就在城市;王金南院士介绍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发起的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多年来评估中国城市碳达峰进程的结果,给出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建议路径,介绍了典型城市高空间分辨率碳排放空间格局,评估了中国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的预期效果;最后,王金南院士提出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展望与建议,指出在城市层面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3+7+10”战略措施,即“提效率、优能源、强生态”三大碳中和战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等七大净零转型领域,“零碳产业、零碳旅游、碳中和产品”等十项行动计划,而且从目标协同、区域协同、对象协同、措施协同、政策协同和平台协同等六个纬度对美丽城市建设提出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管理建议。
据悉,低碳城市发展论坛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搭建政产学研资用”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坚持每年举办,注重成果转化。来自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浙江大学、杭州市科协、省市相关学会、科研院所、区县(市)科协等120余人参会。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