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1年10月16日
环境规划院组队参加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于10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俄罗斯总统普京、埃及总统塞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法国总统马克龙、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英国王储查尔斯等以视频方式出席。

习近平主席在COP15领导人峰会视频主旨讲话
2021年10月13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圆满完成使命,形成三个重要成果。一是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了高级别政治推动力。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呼吁,各国要团结一致,采取务实行动,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二是发布了“昆明宣言”。经过充分协商,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将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新动力,朝着促进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迈进。三是宣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举措。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
2021年10月14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开幕式。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穆雷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黄润秋部长主持会议
王金南院长在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做题为“迈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的主旨报告,从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出发,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主流价值特性。王金南院长表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之一是生态系统服务。为了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生物多样性迫切需要一种与经济学的GDP相类似的新的衡量指标来进行价值衡量,认为生态产品总值(GEP)可以衡量生物多样性第三层面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价值,包括供给服务价值(如森林的木材)、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如森林的固碳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如森林旅游)等,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一种最低价值衡量。
环境规划院最新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全球陆地生态产品总值(GEP)总量达到148万亿美元,是2017年全球GDP的1.86倍。2011-2017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增长率约为12%,略高于1997-2011年的年均增长率。在179个调研国家中,GEP总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巴西、美国、中国、加拿大和俄罗斯,这5个国家的陆地生态产品总值之和超过全球陆地生态产品总值的40%。其中中国排名全球第三,2017年GEP为11.4万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广泛开展了覆盖31个省、区、市的2015年-2020年GEP核算,其中20个城市和6个县区启动核算试点。在2017年云南省怒江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核算中,生物多样性价值约占全州GEP的1/3。
同时,王金南院长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基于GEP核算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同时,在全球层面上扩大全球生态财政转移的规模和数量,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可以为GEP高,但GDP低的地区提供生态援助。

王金南院长在COP15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做主旨报告
我院何军副院长参加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和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共有7主题论坛。10月15日,我院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亚洲开发银行(ADB)、斯坦福大学承办了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论坛。王金南院长主持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国际经验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企业实践环节,并对主题论坛进行了总结。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於方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主旨报告。於方主任从弱可持续发展和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总结了国内外这两种核算理念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体系,重点对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在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绿色金融政策设计、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并从加快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制定、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理念设计生态恢复(生态补偿)方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进规划、进决策、进考核、进交易,研究制定基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绿色金融政策、发展壮大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六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於方研究员在主题五论坛做报告
在论坛开幕式和主题论坛开展过程中,我院与来宾分享了《推动NbS纳入气候政策主流 实现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的政策建议》。该研究在梳理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协同增效所面临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推动NbS纳入气候政策主流,助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相关公约协同履约,促进实现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
我院技术支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发布,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中国银行业协会和联合赤道环境等机构携手,推动并支持全球6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宣示表示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宣示致力于推动建立全球范围生物多样性与金融伙伴关系,强调了充分探索和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生物多样性潜力,在实现生态友好、可持续、绿色、包容的发展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提出了制定生物多样性战略、强化生物多样性风险、确立生物多样性偏好、加大生物多样性投资与创新、做好生物多样性披露、改善生物多样性表现、促进生物多样性合作等7项内容。制定过程中,生态环境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给予了大力指导。
王金南院长、何军副院长、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於方主任、刘桂环首席专家和来自我院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研究所、环境投资与产业研究所近50人参加此次会议,会上,我院多项生物多样性领域研究成果参展。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