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发表日期:2021年12月10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1年12月6日,我院黄河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以线上方式举办主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学术研讨会,围绕黄河保护立法、人水关系与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生态系统碳汇等重点领域进入了深入研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大学、清华大学及我院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研究所、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等代表、专家5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院黄河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饶胜研究员主持会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杜群教授作了题为“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法律应对”的专题报告。她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走流域协同治理之路,建议通过流域治理、多元共治、衡平治理,建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体制机制,构建以“黄河保护法”为核心的协同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从而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郑州大学左其亭教授作了题为“黄河流域人水关系分析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优选”的专题报告。他指出,黄河流域问题复杂,其核心内容是人水关系问题,创新性提出“人水关系学”,研究了黄河流域的人水关系和调控措施。他认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大命题”,并以黄河下游为例,例证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优选路径,提出了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白辉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坚持分区分类,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专题报告。他基于美丽黄河、减污降碳、节能降水、三水统筹、分区施策、系统治理等总体考虑,从优化布局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三水统筹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区域协同治理实现减污降碳、管控修复防治土壤地下水污染、生态优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源头管控防范重大环境风险、全面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等7个方面提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清华大学田金平副研究员作了题为“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及碳排放分析”的专题报告。他指出,黄河流域内部经济流动主要发生在各省份内部,省际之间的经济关联较弱,且河南省持续保持中心地位、陕西省的经济地位在增强、山东省的经济地位在下降。他认为黄河流域的碳排放与流域外省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密切相关,流域内部的碳排放转移主要集中发生在中下游省份之间,尤其是山东、河南、内蒙古、陕西和山西。
柴慧霞副研究员作了题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固碳量研究”的专题报告。她指出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邛崃山、岷山与北部的阿尼玛卿山、西倾山、拉脊山、祁连山乌鞘岭,以及秦岭山地、熊耳山、崤山、太行山、吕梁山等山区,近二十年来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在逐步增加。她在梳理增加生态碳汇通用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流域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固碳量的对策建议。
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最后,饶胜研究员进行了总结,认为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我院黄河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面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从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的基础理论、规划政策、体制机制、工程技术等方面开展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工作,期望能与有关单位一起,加强合作、共同谋划、群策群力,深入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和管理决策技术支撑工作。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