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4年09月30日
专家观点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
 
  2024年9月28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发展环境经济学科  助推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部有关同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刘平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韩孝成纪委书记、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宋秋光二级巡视员出席年会并致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主任委员董战峰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葛察忠研究员分别主持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环节。
  为更好地发挥环境经济政策作用,助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本届年会以“发展环境经济学科  助推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共有5个主旨报告、四个议题32个报告、一个青年论坛20个报告。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沈满洪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哲教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董战峰研究员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引起了参会人员的高度关注与共鸣。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沈满洪院长在题为《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主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基本内涵、巨大成效、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指出“生态保护补偿”是落实“两山”理念的关键,具有显著的生态意义、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强调我国在生态保护补偿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补偿主体过于集中于政府、补偿方式单一、标准偏低及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提出应推动生态补偿主体多元化,增加多样化补偿方式,构建科学化补偿标准,并构建体系化补偿机制,以实现生态保护补偿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实施等政策建议。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灿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的主旨报告,分析了全球和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和特征,讨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三个功能:经济发展新动能、社会进步新抓手和气候治理新名片。分析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拉动效益优于传统化石能源行业,通过促进投资、拉动出口、激励创新等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在拉动就业、改善公众健康、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可再生能源发展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成本,降低实现可再生能源三倍目标的融资需求差距,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有利于全球南北公平,提升多国社会福利等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庞军教授就题为《中国的生态资产管理:理论框架与城市评估》进行发言。庞院长阐述了生态资产管理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城市生态资产管理的理论框架,指出生态资产管理包括生态资源、生态产品和生态资本三个核心要素,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基于全国337个地级市的综合数据,构建了中国城市生态资产管理指数,分析了各城市生态资产管理水平的差异,指出西部城市在生态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明显,东部城市在市场化价值实现方面表现突出。最后提出了重点领域强优势、补短板,根据城市特点因地制宜提升城市生态资产管理能力的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哲教授作了题为《多样化的全球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策略、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核算及相关国际规制研究》的报告。刘主任回顾了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产业生态学和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重要性。指出全球各国的循环经济实践策略存在差异,中国和英国主要依靠国家主导,日本、韩国则政府参与较多,而美国和加拿大则是政府有限参与。他还通过分析再生塑料行业和铝业等实例,展示了循环经济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效果,并提出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核算方法。最后探讨了国际固废贸易中的环境影响,呼吁建立全球固废再生利用标准,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所长董战峰研究员发布了《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评估报告:2024》,并作了题为《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评估报告:2024》的主旨报告。董所长介绍了2009-2022年间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环境经济学发展特征与趋势的三个阶段,基本摸清了中国环境经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情况,系统展示了中国环境经济学科发展的成就、提炼总结了学科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经验、辨析了学科建设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回顾并展望了学科的发展阶段,强调应构建多学科交叉、形成多技术集成的态势,加强自主性、注重中国特色,并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六方面对策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杜鸣溪教授在题为“政策定序理论下的碳中和政策评估”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实施多项减排政策,厘清碳中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基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创建了一个包含四项主要减排策略的1295个情景的政策组合区域。他指出,由于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碳中和的情景百分比会比不考虑政策关联而显著下降约六分之五,实现碳中和的年份也估计会推迟五年,其中只有可再生能源和终端电气化政策的组合没有互相制约,而是在联合实施时产生协同效应。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奕淇副教授在题为“清洁能源发展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机制”的报告中分析了清洁能源发展对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直接影响,探讨清洁能源发展影响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传导机制,并提出不同的假设。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中介效应模型,提出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机制变量和控制变量,分析实证结果,包括基准回归结果、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以及机制检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黄和平教授在题为“中国环境税费改革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的报告中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2005-2021年283个地级市环境费改税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他指出,环境费改税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增质”“提效”的政策效果,同时还具有抑制环境污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但对碳减排协同效果不显著。环境费改税通过“双重红利”效应、环境规制的“资源配置效应”和税收激励的“创新补偿效应”,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经济增长、减轻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税收扭曲、激发绿色创新以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陈君君高级工程师就“排污权交易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作了报告,她指出,排污权交易作为福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之一,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排污权交易技术体系构建、企业间交易市场建设和深度减排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创新,并在全省排污权交易和工业减排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希望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工作持续深化发展,为下一步国家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决策参考。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爽高级工程师就“关于江苏省污水处理调价机制和现实困境的思考”作了报告,她基于国家对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有关政策要求,以江苏省为典型案例地区,分析江苏省污水处理价费收支情况、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及管网系统建设的资金需求,并从污水处理定价机制、调价程序、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分析当前污水处理价费调整的现实困境,提出推动污水处理价费调整的政策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李霄教授在题为“基于发展异质性的国家资源效率轨迹及其社会经济动因研究”的报告中探讨了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资源效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报告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识别社会经济因素对资源效率的影响,二是分析不同发展水平(如GDP、HDI和SDG)对资源强度的门槛效应,三是研究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资源效率,从而揭示经济周期对资源利用的动态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建议,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毕粉粉助理研究员就“黄河流域典型地区重点行业碳减排成本测算及经济社会影响评估”作了报告,她选择黄河流域的电力行业和钢铁行业,以山西省作为典型地区,分析了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措施和技术,预测黄河流域典型地区重点行业不同减排技术的碳减排潜力和单位碳减排成本,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分析行业碳减排路径和措施实施对GDP、税收、居民收入等的经济社会影响,为黄河流域电力行业和钢铁行业在选择最优碳减排技术方案时提供成本角度的参考。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韩新盛教授在题为“基于生态用水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及影响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的报告中基于围封、春季延迟放牧和全年放牧场景,根据草原生态用水规律选取指标进行实测,对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价值量进行测算,探讨不同放牧模式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放牧模式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显著,春季延迟放牧模式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高。荒漠草原供给服务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负相关趋势明显,春季延迟放牧相对全年放牧和围封而言比较经济。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曲申教授在其报告“基于可解释人工智能的环境系统解析”中详细介绍了基于相关性的预测模型在环境政策中的局限性。他指出,尽管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广泛用于环境数据的预测与收集/环境风险的监控和预警,但现有研究主要利用数据的相关关系进行预测,并未反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训练模型,在新的环境中模型可能并不适用。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因果机器学习量化污水厂规模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及可解释机器学习解析影响污水厂污泥产率的因素2个案例,最后提出未来可将研究领域着眼于环境工艺过程模拟与智能控制工具。
  中国人民大学石磊教授作题为“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低碳化路径”的报告,从破解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化不可能三角入手,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核算体系,形成多年度厂级数据库,展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与时空分布,探究影响碳排放格局的经济社会与技术管理因素,测度减排效率与减排空间,以此寻求低碳-减污-经济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化路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寒教授在题为“退耕还林工程的碳泄漏——基于多期DID的因果效应分析”的报告中介绍了“双碳”目标下,明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导致的碳泄漏程度已经成为衡量该工程生态效益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工程导致的碳泄漏,并在粗放和集约两个边界上探讨碳泄漏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工程碳泄漏率为11.06%,主要通过集约边界引起碳泄漏。此外,粮食生产效率和土地质量越高,工程碳泄漏程度越低。以上发现为全面认知退耕还林工程的碳泄漏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提供了有益借鉴。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樊宇副研究员在题为“减污降碳下我国工业行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的报告中,提出降碳减排协同推进是我国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和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降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将倒逼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主要行业降碳减排现状与潜能,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智能决策方法体系与路径。首先,分析主要行业降碳减排的现状与潜力,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和结构分解方法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分析主要行业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排放乘数的差异、演变和影响因素。其次,结合多目标优化方法,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提出经济型和污染减排型二种决策偏好,构建降碳减排协同推进下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智能决策模型。最后,面向我国碳达峰和大气污染减排规划,基于我国主要行业降碳减排现状与潜能,结合二种不同偏好智能决策结论,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策略。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周全高级工程师在题为“中国生态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评估”的报告中介绍了构建合理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是科学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为有效监测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构建了一套与IAEG-SDGs全球指标框架吻合,对应生态环境部主管部门职责且有数据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子目标及评估指标的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子目标整体表现较好,但具体表现仍然存在差异。据此,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体系,强化重点领域短板研究,提升中国生态环境领域SDGs的整体表现和增加国际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接纳度与认可度等政策建议。
  福建师范大学王远教授在题为“基于多目标优化分析的电力行业深度脱碳稳健决策研究”的报告中将研究聚焦电力行业脱碳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所面临的多重不确定性。通过稳健决策方法,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XLRM决策矩阵的电力脱碳多目标决策框架,探讨了深度不确定性在电力脱碳中的影响,识别出可实现脱碳目标的稳健策略,为不同目标偏好的决策者提供了动态决策参考,推动了国家和省级层面电力行业的深度脱碳转型,为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北京工业大学翁智雄副研究员在题为“打破政企合谋: 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进入市场决策的影响研究”的报告中介绍了交错型双重差分模型(Staggered DID),多维度比较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的影响,从产业部门、企业性质(国有、外资或合资、私营和集体所有)、督察惩罚力度(拘留、约谈、问责等)、区域(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等)等方面,系统识别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进入市场决策的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能改变中央和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不对称结构,有助于打破“政企合谋”格局,从而实现改善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麒副教授在题为“减污降碳视角下空间密度的环境效应”的报告中突破行政单元约束,以超过一定人口密度阈值的网格单元作为空间观测对象,来精准探讨城市群空间密度变化对减污降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空间密度对PM2.5与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均呈“倒U”型趋势。这主要受城市用地变迁、生态空间演变、生产方式优化和交通设施变化四大作用机制影响。进一步分析空间密度的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发现,规模效应的主导地位造就了密度与环境的非线性关系,这为相关研究争论可能提供了新的解释。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李江龙教授在题为“政企关联与企业 ESG 表现”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政治关联对企业ESG的影响。他指出政治关联能够为企业带来信贷资源和税收优惠,削弱了企业通过提升ESG表现获得优质资源的动力,从而阻碍了企业ESG的发展。对具有更强的政治关联的公司而言,突然失去政治关联对其ESG表现的影响更大。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贾明教授在题为“会计助力企业碳中和”报告中介绍了如何对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他指出在低碳管理中,对碳排放量的准确计量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他围绕企业碳中和的全过程,将其分解为确碳、减碳、抵碳、披碳和激碳五个阶段,构建了CROCS企业碳中和管理和激励的理论模型,核算了中国上市企业的碳排放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孙飞研究员在题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共进”的主旨报告中介绍了绿色金融政策的历程和进展、绿色金融市场的现状与趋势、绿色金融发展的难点与挑战,并从更加主动、更加适应、更加开放和更加系统四个方面提出中国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应对策略。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田洪志教授题为“绿色金融、产业结构优化与企业绿色转型”的报告中介绍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工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他指出绿色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并且通过增加金融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渠道促进绿色转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张奇教授就“碳中和技术投资决策优化与绿色金融机制创新”作出报告,他指出碳中和技术投资决策优化面临着影响因素复杂但多科学交叉方法框架缺失、技术投资决策建模困难两方面的关键问题。他基于技术、经济和政策数据库,构建了基于多学科交叉碳中和技术投资决策模型,识别出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并预见其未来成本趋势。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汤维祺副研究员就“使用大语言模型解析情绪驱动的绿色溢价”作出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绿色股票的绿色溢价来源、市场认知与情绪对绿色溢价的影响和内在机制。他指出绿色溢价的存在可能来自于政策的变化和预期的不确定、市场的不成熟和投机行为的流行,为此,需要降低气候政策的不确定性,提高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提高资本市场对绿色股票的定价效率。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鹤教授就题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碳交易探究”作出报告,他指出固废资源化可以有效解决末端处置带来的环境问题,准确地评估固废资源化带来的减污降碳协同效益对于未来更好的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固废管理、制定有关政策非常重要。他介绍了核算固体废弃物碳减量的核算步骤以及碳交易的机制,并提出了我国废弃物碳减排市场遇到的主要挑战。
  生态环境部规划院潘拥军助理研究员就题为“迈向金融强国的绿色金融创新路径思考”作出报告,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四个方面主要原因,并从顶层设计、部门协调、产品和服务以及场景应用等方面提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创新路径。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璩爱玉副研究员在题为“国家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施进展与改革方向”的报告中,总结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发展经历“探索-发展-提速-法治化”四个阶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包括对生态保护补偿的认识认识不深入、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激励导向不强、市场化多元化补偿不充分、补偿实施支撑能力跟不上等。报告最后提出生态保护补偿改革创新方向与重点,包括完善生态综合补偿、培育有效市场、加快完善多元化补偿、研究制定指导性标准、建立补偿综合评价体系、持续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等。
  上海师范大学能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的张翼飞教授在题为“黄河流域水紧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生态补偿绩效研究”的报告中,首先总结了目前我国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现状、模式及经验,分析了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水资源约束、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效率低下、面源污染严重、人力资本缺失等。提出了黄河流域农业水紧缺及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方法,并进行了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及制度创新及保障机制,其中实现路径包括发展高效旱作农业、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带动农村创新产业等,制度创新及保障机制中包括完善土地集约化经营治理模式、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建立省级立法协同保障机制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的文一惠高级工程师发表了题为“生态综合补偿的发展与展望”的报告,主要从生态保护补偿在美丽中国的“位”、我国生态综合补偿政策历程、生态综合补偿机制主要内涵以及生态综合补偿未来发展路径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综合补偿的发展与展望,系统梳理了从中央首次提出生态综合补偿的概念,到现在生态综合补偿的概念和内涵不断演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综合补偿的特征做了系统总结,包括补偿目标的综合、补偿资金的综合和补偿方式的方式,最后提出我国生态综合补偿“强基”“扩面”“提质”“换档”的未来发展路径。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刘新民正高级工程师发表了题为“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演进、挑战与优化”的报告。我国流域生态补偿从2006年起步,经历发展期和推广期,2023年实现在31个省(市、自治区)普遍推行、并产生17份跨省补偿协议,现有流域生态补偿以“流域生态产品供给导向下的政府间财政资金转移与使用的制度安排”为整体框架,通过激励与约束并用化解产权难题、纵横结合推动降低交易成本、补偿与治理兼顾聚焦碧水保卫战等系列创新,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由理论探索到实践推广,并取得显著进展。但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和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要适应新的战略需求,建立起科学的、较准确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体系,还任重道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找出不足,面对未来,不断开拓完善。重点是推动从水质补偿到“三水”补偿、从政府补偿到多元补偿、从生态供给型补偿到价值实现型补偿,形成精细的环境补偿、内生的的社会补偿、可持续的发展补偿等新范式,构建“流域生态价值实现导向下的环境-社会协同的机制集成”新框架,提升流域生态补偿的精度、深度和广度。
  浙江农林大学徐彩瑶副教授在题为“流域碳补偿标准与管理分区”的报告中,总结了我国关于碳补偿的政策及国内外对于碳补偿的研究现状,提出空间明晰化的碳补偿管理分区对于建立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至关重要。以钱塘江流域10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收支核算体系分析钱塘江流域县域尺度碳收支时空演变格局及其碳收支平衡关系,运用考虑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价方法,对钱塘江流域进行碳补偿与管理分区规划。报告最后表明研究结论:(1)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总体不断增加。碳排放量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格局,碳吸收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2)2000-2020年间钱塘江流域碳排放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60,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在0.86-1.03之间,碳生态承载系数在0.02-15.81之间。流域内县域单元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效率差距较大,碳供需错配现象比较严重。(3)2020年萧山区、余杭区和富阳区为碳补偿平衡区与低碳控制区,常山县、开化县、建德市和淳安县为碳补偿获补区与低碳优化区,临安区和桐庐县为碳补偿获补区与低碳控制区,杭州市市区为碳补偿支付区与低碳减排区。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李永峰在题为“煤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报告中,介绍了煤矿区的生态补偿及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包括补偿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等。提出了优化煤矿区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与执行力度、完善煤矿区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等。介绍了煤矿区生态补偿效益评估的测算方法及生态效果评估的相关指标体系。报告的最后指出了煤矿区生态补偿机制改进方向,包括深入研究生态补偿标准、多元化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加强生态补偿监管机制的建设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袁广达教授在题为“跨界横向生态补偿的会计视角与政策协同”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发言主要围绕该项目的创新性与特色、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存在的不足三个方面展开。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该项目的创新,其中包括研究内容的创新、补偿政策设计创新、研究技术方面创新等;从七个方面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补偿机制因素分析和补偿政策设计与政策协同机制、补偿机制落地的生态资源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实现机制和社会资本集聚等;最后说明了该项目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经济师王志凯开展题为“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基金的探索与思考”的报告。主要围绕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为何必要、何以可能、如何实现三个问题开展。从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多元化政策导向及实施难点等方面回答市场生态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基金的必要性;介绍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基金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主要类型及法律依据;梳理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基金的设计方法和流程;最后,结合赤水河生态公益基金的实践介绍了应用案例。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冯悦怡作了题为“2035‘美丽中国’目标下的空气质量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管理研究”的报告,强调了空气质量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管理,这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一环。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细化不同区域的协同治理策略,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探索更加高效的减排技术和政策措施。
  福建师范大学陈晗璐作了题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的长三角地区植被降温效率”的报告,揭示了长三角地区植被降温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可以进一步结合城市规划和绿地布局,优化植被配置,提高降温效率,并探索在更多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应用。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王宁静作了题为“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主要污染物预测与政策评估研究”的报告,利用CGE模型进行污染物和碳排放的预测与政策评估,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模型,纳入更多影响因素,提高预测精度,并加强模型在政策模拟和优化方面的应用。
  浙江农林大学陆雨作了题为“绿色金融发展能否提升森林生态产业化效率水平”的报告,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对森林生态产业化效率的影响,为绿色金融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证支持。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绿色金融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田雪作了题为“ESG 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激励机制研究”的报告,揭示了ESG表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为上市公司提升ESG表现提供了理论支撑。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ESG表现与企业长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提升ESG表现。
  陕西师范大学王恒作了题为“跨境电商政策能否提升城市绿色发展绩效”的报告,分析了跨境电商政策对城市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为跨境电商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依据。未来可进一步研究跨境电商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应用效果,以及如何通过跨境电商促进国际贸易的绿色化。
  山东工商学院秦林可作了题为“Examing Public'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Marine Ecotourism: An Empirical Study”的报告,通过调查公众对海洋生态旅游的支付意愿,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公众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来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西北工业大学毛嘉宁作了题为“森林生态产品助力农户稳定脱贫的逻辑和路径——基于22个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的报告,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森林生态产品助力农户稳定脱贫的路径,为生态扶贫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森林生态产品的市场机制和价值实现路径,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森林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合理定价。
  西安交通大学费梓萱作了“城市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的报告,分析了城市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为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人口变化与城市生态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调整和优化来应对人口变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内蒙古财经大学王升汇报题目为“绿色金融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效应与传导效应的分析”,他基于绿色金融的能源消费低碳化是能够撬动更大规模资金支持及促进能源清洁化革命的必要条件。从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实证检验、研究设计以及结论启示四方面进行汇报。
  济南大学王坤汇报题目为“面向生态转型的资源型地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以鲁南经济圈为例”。在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下,兼具生态功能的资源型地区面临生态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以典型的鲁南经济圈为例,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和熵权TOPSIS法确定2030年土地利用数量优化方案,并提出有关建议。
  内蒙古财经大学杨铮汇报题目为“生态补偿政策对草原牧区农牧民生计的影响分析——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为缓解现如今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问题,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自2011年起,呼伦贝尔草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与奖励制度。研究发现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五大资本均具有正面影响,并以此提出有关建议。
  济南大学刘浩东汇报题目为“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隐含碳-水流动格局研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区域性缺水和高碳排放是最为紧迫的挑战。他通过搭建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引入碳排放和水消耗,在统一的框架下研究我国各地区隐含碳-水的流动趋势,并以此提出有关建议。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陶希汇报题目为“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她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以及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发展绿色金融,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丁一凡汇报题目为“污水处理行业厂网一体按效付费方法探索”。她探讨了污水处理行业厂网一体情境下按效付费方法,构建包括环境治理成效、运营绩效考核和额外激励三个方面的按效付费模型,提升了付费机制的科学性、透明性和公正性,以期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一种新的经济约束与激励机制,促进水务企业自我革新,为水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积极影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余晨阳汇报题目为“低碳城市试点、碳减排与人工智能创新”。他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角,探讨环境治理与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实现双赢。研究发现低碳城市政策通过能源节约类绿色技术进步促进了碳减排等结论,并提出总结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经验,逐步扩大试点等建议。
  内蒙古财经大学苗葳汇报题目为“内蒙古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困境及策略研究”。她本文通过2007-2021年的数据测度内蒙古牲畜、畜产品、劳动力以及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得出内蒙古畜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数字化发展体系不健全、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等五大困境,其原因与政府、农牧民与涉牧企业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内蒙古畜牧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并提出有关建议。
  吉林大学邵译萱汇报题目为“中国各省份畜牧生产造成的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资源负担”。她构建了一个涵盖多种牲畜物种、饲养制度和活动的生命周期框架,以评估中国省级地区的九种环境影响,这些影响最终成为人类健康、生态系统质量和资源稀缺负担。这项工作在减轻畜牧业生产造成的各种生态环境负担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做法方面提供了政策指示。
  吉林大学冯润川汇报题目为“我国省级区域居民收入及其内嵌碳排放研究:来源、流动与不平等性”。他从投入产出分析角度追踪中国区域居民收入及其内嵌碳排放在27个行业部门间流动;衡量各省级地区和行业部门的居民收入和可支配部分的碳排放量并揭示其区域间不平等性,并提出有关建议与结论。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张中杰汇报题目为:“中国隐含碳流动网络关键节点识别——基于信息熵中心性视角”。他运用信息熵和网络中心性理论分析隐含碳流动网络,全面考虑了网络结构和信息交互。这一方法弥补了传统研究中主要依赖流量识别关键节点的局限性,通过有关分析得出有关结论与建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5-2024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323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