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首页栏目 > 党团之窗 > 环保清风
发表日期:2019年09月06日

农工党党员许开鹏:为西藏生态保护划一条红线

 

六年来,技术组累计进藏超过百次、在藏工作时间超过1500天、在藏调研行程超过20万公里,这是农工党党员许开鹏在自己的2018年项目总结报告年终总结里写下的一组数字。

许开鹏是一名环保工作者,现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区划中心主任。长期研究中国环境区划的许开鹏,对西藏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项目的重要性、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责任重大、压力山大,”许开鹏坦言。对西藏生态环境有所了解的人,一定会对许开鹏口中的“压力山大”有着切身的体会。

西藏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项目要在全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生态功能重要性敏感性脆弱性评估评价;要考虑由暖热湿润向寒冷干旱递次过渡的气候特点和由森林、灌丛、草甸、草原到荒漠呈带状更迭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以及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还要考虑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我国乃至东南亚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生态地位;更要考虑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的特点以及重要能源开发接续基地等重要战略定位。

“西藏各级政府、各部门基础资料和相关规划严重不全,各类保护地划定不合理且没有功能分区,各级各部门的技术支持力量也非常薄弱,这给我们前期的调研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许开鹏告诉记者。

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许开鹏的带领下,技术组开始了强力攻关——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技术组要克服低压、低氧环境下产生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各种高原反应不适症状;进藏航班多在清晨,技术组成员通常需要凌晨起来赶赴机场;西藏各地之间车程遥远,技术组通常需要经历动辄上千公里的艰险高山峡谷公路穿梭于西藏各地;在对接7地市74县、区红线方案的同时,技术组还需要同时收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项目,并要对各类保护地进行重新评估。

“全面铺开红线方案划定和衔接工作以来,工作节奏异常紧张,技术组需要频繁往返于北京和拉萨之间,要不断切换克服‘高原反应’和‘平原醉氧’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许开鹏说,但是技术组克服了种种困难,分别在西藏7地市和北京高效顺利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地市政府专题会、厅局座谈会、政府专题会、专家咨询论证会等重大工作,对地方政府和部门提出的近6万条意见给出答复,并形成《区县技术规程》《意见处理原则》等补充规则。

更令人欣喜地是,在技术组提供的坚实保障基础上,《西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顺利出炉并通过了专家论证,科学划定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域,涵盖了各类保护地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对西藏自治区实施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保护“江河源”和“生态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第三极国家公园、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建设、维护全国甚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生态安全,实现区域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西藏,保障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月,2018年度环境保护环境科学技术科技奖公布,王金南、许开鹏领衔参与的《环境功能区划与空间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荣获201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我们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能够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荣耀。”许开鹏说。

(转载自“北京农工”微信公众号)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5-2024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323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