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规院概况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战略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管理
与政策研究所
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研究所
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形势分析与规划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
鉴定评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
模拟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
碳达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黄河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
研究中心
气候投融资研究中心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
农村环境保护中心
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
生物多样性与
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
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无废社会创新中心
新污染物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与减排研究中心
企业绿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经济
核算中心
EOD创新中心
水生态研究中心

2020年度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问题研究
公开选聘承担单位指南
按照《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部署,坚持“开门编规划”的原则,进一步推进规划研究与编制,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和环境规划院筛选了部分重点问题,公开选聘承担单位。现诚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单独或联合申报。
课题研究将于2020年5月底启动,2020年9月底前进行中期汇报、提交初稿,2020年12月底提交正式报告,相关成果为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与实施提供支撑。
课题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十四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定量预测
研究内容:(1)分析疫情影响下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不确定性,研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定量预测新形势下“十四五”及2035年经济增长态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变化趋势。(3)分析国家应对疫情和激励措施对经济发展、产业调整等主要影响。
成果产出:《“十四五”时期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定量分析报告》
拟委托经费:10万元
课题2: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趋势及对我国产业布局和发展的影响研究
研究内容:(1)分析后疫情时代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走势,产业链、供应链政策走向和变化趋势;(2)分析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带来的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特别是高耗能行业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对我国产业结构及高耗能行业的主要影响;(3)结合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分析我国高耗能行业主要变化,提出重点区域布局和产能调整建议。
成果产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趋势及对我国产业布局和发展的影响研究报告》
拟委托经费:15万元
课题3:“十四五”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调查
研究内容:结合多种途径,开展公众关注的“十四五”重点热点问题调查,广泛征求社会组织、公众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意见建议。调查范围应覆盖各年龄段、主要区域、主要行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成果产出:《“十四五”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拟委托经费:10万元
课题4:“十四五”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政策研究
研究内容:(1)基于美丽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环境与健康中长期发展要求与“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定位。(2)研究“十四五”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主要内容,研究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的构成及其协作机制,提出我国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建设思路。(3)选择典型省份进行案例分析,论证省、市地方政府实施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的可行性。
预期成果:《“十四五”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研究报告》
拟委托经费:10万元
课题5:基于绿色发展要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研究内容:(1)研究“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对绿色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的要求,对比研究国内外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经验;(2)选择1-2个典型行业,以环境影响与减排潜力为重点分析生产、销售、包装、物流等供应链各环节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开展典型行业绿色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估研究;(3)提出“十四五”提高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成果产出:《基于绿色发展要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拟委托经费:10万元
课题6:中国重点行业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基于企业的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数据比较分析方法,实现排放数据可视化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化,在已有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开展中国重点行业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研究。
成果产出:《中国重点行业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报告》
拟委托经费:10万元
课题7: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体系与编制规程研究
研究内容:(1)基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背景下,考虑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研究国家和省级五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中各层级规划的定位、范围、重点内容,明确城市规划体系的框架;(2)与规划体系相对应,研究提出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的编制规程,明确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制定程序及规划权威性保障等;(3)选取典型区域,依据编制规程,提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要点。
成果产出:《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体系与编制规程研究报告》
拟委托经费:10万元
课题8:“十四五”重大工程思路设计与实施管理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1)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正在开展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为依托,总结相关重大工程研究提出过程、基本思路、模式、经验等;分析总结各领域重点工程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纳入规划纲要的总体考虑、原则和思路;(2)基于对规划纲要的跟踪评估,从实施和管理的职责分工、实施管理机制、政策制度、资金保障、评估考核等方面总结规划纲要重大工程实施管理具体做法和相关经验;(3)针对“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重大工程设计思路、重大政策制度、工程实施模式和资金保障等提出相关建议。
成果产出:《“十四五”重大工程思路设计与实施管理机制研究报告》
拟委托经费:10万元
课题9:“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试点研究
研究内容:落实上下联动编制规划的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当地意愿,继续选择典型省份和城市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试点研究。主要任务包括:(1)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与目标研究。(2)研究“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领域任务与重大工程。(3)研究“十四五”规划体系与推进机制。试点选择过程中,以推进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三个治污”、强化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进行选择。
成果产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试点研究报告》(每个试点产出一份报告)
拟委托经费:选取5-7个试点省份和城市,每个试点7-10万元,共计50万元
三、申报条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环保社会组织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组织或机构。本次公开选聘不接受个人申请。
为能使规划重点问题研究成果能与实际相结合,鼓励和侧重选择具有地方环境规划实践、前期研究积累的省级环境规划院等单位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必须提供课题实施的管理模式,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课题组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积累,从事相关规划、研究或开发五年以上,具有高级或相当于高级的专业技术职称,无不良科研行为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
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务员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
课题申请人只能主持申报一项课题,若同时申报本项目其他课题,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加一项课题。
公开选聘工作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开始。
申请文件由申请函、课题申报书(含经费预算)及附件(联合申请合作协议、前期研究工作成果材料及其获奖情况)等构成。
申请文件以中文编写,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word格式),电子版和纸版均提交视为有效。
课题申报书文件内容分课题需求及关键问题分析、现有工作基础和优势、任务分解、项目组织实施方案、主要产出和考核指标、经费预算、人员分工等章节。
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章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联系人及注明“2020年度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问题研究对外委托课题公开选聘”字样,申请文件一式6份。
寄达申请文件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5月11日17:00(以邮戳为准),并同时发送电子邮件,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2020年度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问题研究公开选聘”。申请单位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寄送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大羊坊10号-北科创业大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邮编:100012)
联系人:肖旸
联系电话:18515222861
电子邮箱:hjghzywyh@caep.org.cn
本次公开选聘课题是国家财政预算项目,申报单位须设立课题专门财务账目,专款专用,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执行,课题管理按照生态环境部和环境规划院相应管理办法执行。若年度下达预算有调整,委托课题项目经费根据预算项目经费实际下达情况相应调整。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和环境规划院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课题承担单位。于2020年5月18日前评审并发布选聘结果。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预算科目的进度要求,环境规划院将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的跟踪管理。公开选聘选定的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细化实施方案,于2020年5月25日前确定实施方案并签订合同。
研究期内,环境规划院可依据规划前期研究工作需要,要求承担单位作若干研究进展情况汇报。承担单位应于2020年9月底前完成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提交初稿,环境规划院组织评议审查。承担单位根据评议审查结果,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于2020年12月底前向环境规划院提交正式研究报告。
课题结题时必须公开发表或者以政策建议等方式上报一份文章材料,并注明资助资金来源或共同署名发表。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2020年4月29日
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