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3年11月01日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北投集团
共同打造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斩获2023年度“绿色设计国际大奖”
 
  10月26日,2023年度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柏林)国际论坛暨绿色专项与气候变化对话会在德国柏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德国、中国、美国、意大利、格鲁吉亚、法国、丹麦、挪威、芬兰等十多余国家,线上线下三万三千余位专业代表参会。会上揭晓了本年度“绿色设计国际大奖”和“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榜单,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北投集团申报的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功获选。“绿色设计国际大奖”是世界绿色设计论坛设立的国际性、公益性奖项,旨在表彰以绿色设计为理念,积极应用绿色技术、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装备、绿色建筑、绿色生产方式,实现可循环、可持续、无害化,有助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类产品。该奖项肯定了我院在生态环境修复与景观设计领域的工作与成效。
  
创新修复模式,树立示范样板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由东方化工厂、造纸七厂等多个老旧工业厂区以及3个行政村构成,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该区域面临土壤污染严重、村貌老旧等双重压力,风险隐患、治理难度与治理成本极大。城市绿心通过采用“近自然、留弹性、活文化”的绿色设计理念,创新构建了面向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绿色修复和可持续风险管控的“绿色修复-监控预警-污染防控-弹性管控-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棕地与景观价值融合提升,探索出了历史污染密集区以及大型复杂污染场地与生态景观高度融合、污染场地韧性修复与未来土地开发利用高度融合的创新模式,解决了大规模工程化修复治理造成的周期长、成本高和二次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并结合自身地缘属性与文化特质,实现了老旧工业基地的成功转型,塑造了城市新经济的增长极,为京津冀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区提供了示范样板。
融合韧性景观,强调绿色理念
  在景观设计方面,保留原有6000余株大乔木的基础上,新植与生态本底相契合的乔木及亚乔木114种、13万株,约50多种野生动物在生态保育区内安家,包括灰脸鵟鹰、雀鹰、纵纹腹小鸮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设计中加入海绵、韧性元素,利用绿心内的微丘绿脉地形组织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景观湖、运河故道、植草沟等方式传输和汇集雨水,区域蓄水量达105万立方米,实现50年一遇洪水不外排的规划目标。2022年城市绿心区域雨水利用约195万立方,园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80%。
提升生态价值,推动效益增长
  在生态修复方面,已实现厂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100%安全管控,空气负氧离子年平均值可达3700个/cm3,园区空气特征监测指标的平均浓度从2019年的4.1 μg/m3下降至2023年的0.4 μg/m3,优于国家和欧盟的相关评价标准,首年形成森林碳汇量约5028吨二氧化碳当量。在经济成本效益方面,周边土壤效益为10.08亿元,土壤风险改善的健康效益为1.22亿元,地下水水质改善效益为0.63亿元,生态服务价值为1.41亿元,增加税收1.32亿元,增加居民收入7.8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482个,带动区域GDP大幅增长,产生总效益为65亿,效益费用比高达2.17。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土壤保护与景观设计中心长期致力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标准制定、美丽中国水土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景观提升、绿色修复与可持续棕地利用等方面研究,并在北京通州区、大兴区、密云区,张家口怀来县、天津、四川南充等污染地块开展棕地景观设计试点工程,明晰棕地景观实施路径与利用潜力。我们愿与相关单位和组织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我国污染土壤绿色低碳可持续修复与棕地景观设计的发展。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5-2024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323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