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4年08月03日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调研工作取得丰富阶段成果

 

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国家重视、世界瞩目。我院受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承担启动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研究项目。我院于2014年初编制完成了项目技术方案;20144月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摸底调研;20146月底至7月,我院联合相关单位顺利完成了示范调研和第一阶段分县调研。调研组克服高原缺氧等艰苦条件,行程两万公里,翻越高山峡谷等各类险恶地貌,工作紧张有序、安排张弛有度,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调研成果。

201447-16日,由我院王金南副院长、邓志耕副书记带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和西藏环境保护厅相关技术骨干共二十余人组成调研组,先后赴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市开展了摸底调研,了解了西藏各地生态环境概况和各方代表对《规划》编制的需求和建议。41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边巴扎西主持召开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技术方案,并对后续调研和规划编制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

2014622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技术方案下发了明传电报对调研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我院再次联合相关单位顺利完成了2个县的示范调研和五个小组40个县的分县调研工作。623日,我院王金南副院长带领综合组从昌都地区开始开展了示范调研并先行启动了昌都地区的分县调研。627日—71日,各个调研组组长和骨干在综合组带领下完成了墨竹工卡县和达孜县的示范调研,通过示范,明确了分县调研工作重点和调研活动规范。

 

72-718日,阿里组、日喀则组、山南组、那曲组、昌都组根据综合组的统一安排和调研质量要求,开展了分县调研工作。调研过程中,各调研组通过宣传培训,使各县领导在思想上对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高度重视;通过现场踏勘,对各县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总体把握;通过访谈和地方各部门的配合,收集了详细的资料数据;通过各方面信息交流和研讨,对各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分的难点有了基本把握和划分思路。

 

721日各调研组完成分组调研返回拉萨市集合,721日下午,项目综合组在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召开了第一阶段调研工作交流会,汇总了分组调研成果,总结了调研经验和问题,会上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江白厅长对调研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欣慰和赞赏,并提出了规划编制要求和下一阶段工作建议。

 

723日,项目综合组在北京召开《规划》编制专题研讨会对项目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对项目工作方案、阶段调研成果和后续重点工作安排进行研讨。我院洪亚雄院长、王金南副院长、邓志耕副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规划与区划处贾金虎处长、自然生态保护司生态功能处房志处长以及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规划财务处黄华主任出席了会议。会上,项目综合组和各调研小组总结了第一阶段分县调研成果,对调研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与会代表对前期调研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就西藏自治区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工作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为顺利完成《规划》编制有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体看来,课题组先后完成42个县的现场考察和调研工作,期间先后召开了50余次部门座谈会、累计行驶了11000多公里路程,多个调研组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区域长时间开展调研工作,亲身调查了西藏各类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各地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情况。同时,调研组把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战略思路在高原各地进行了深入贯彻宣传,全面收集了各地各部门有关数据资料,多层次了解到了地方各级对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需求和建议。《规划》的编制研究不仅要挑战雪域高原高寒缺氧等恶劣自然条件,还要调挑战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划分的种种技术难题,为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探索出一条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前阶段调研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开端和实践基础。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5-2024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323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483